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合肥市是哪个省(合肥市的区划调整)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肥市是哪个省(合肥市的区划调整),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安徽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安徽省的阜阳市、芜湖市、安庆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合肥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安徽省第一大城市。合肥市实有人口1230多万人,合计下辖了9个区县。那么,合肥市9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2年的统计数据,安徽省总人口6120多万人。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很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人口基数意味着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5万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安徽省的地理结构,由皖南、皖北组成。不得不说,皖南、皖北在口音、风俗、饮食、建筑风格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2022年,安徽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粮食总产量820.02亿斤,属于全国的产粮大省之一。与此同时,安徽省的瓜果蔬菜等产品,大批量供应江浙等地。2022年,安徽省蔬菜播种面积1153.8万亩,总产量2538.1万吨。瓜果播种面积148.3万亩,总产量402.2万吨。

其中,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安徽省的第一大城市、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之一。2022年,合肥市粮食总产量 294.23 万吨,蔬菜产量 250.65 万吨,瓜果产量 27.99 万吨。油料产量 18.19 万吨,棉花产量 0.19 万吨。生猪存栏 85.21 万头,肉类总产量 35.52 万吨,禽蛋产量 21.13 万吨,牛奶产量 9.69 万吨,水产品产量 23.86 万吨。

按照2023年8月的统计,合肥市实有人口1230多万人,比之前的统计数字大大增加。2022年,合肥市户籍人口超过了800万人。2022年,合肥市GDP总量超过了1.2万亿,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目前,合肥市下辖了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分别是: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县级市。

那么,合肥市9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合肥市在古代历史上属于标准的必争之地,一旦进入南北朝对峙时期。出于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对于南方政权来说,肯定会控制合肥等地,作为两淮防线的咽喉。一旦丧失了合肥等地,北方政权能够大举南下,直逼长江北岸。因此,在古代历史上,关于合肥等地的归属,爆发了一系列的战役。

明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认为:“合肥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陈、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

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被划分为10个行省。其中,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基本上以长江为省界。苏南和皖南的部分地区,则隶属于江浙行省管理。在这一阶段,合肥等地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的省会在开封府,河南江北行省下辖了12个路、7个直隶府、34个散州、182个县。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划分,把全国划分为南北直隶十三个省。其中,南直隶管理了江苏、安徽、上海等大片地区。17世纪中期,清朝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定都北京,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对于江南省,清朝非常重视,认为“直隶外,为省者十有五,而江南为大”。

江南省的人口众多、面积非常辽阔、经济发达、水网密布,并不利于管理。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第6年,江南左、右布政使,更名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安徽、江苏的名字。1760年,乾隆皇帝在位的25年,安徽省、江苏省的区划框架,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安徽省下辖了8个府、5个直隶州,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合肥市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庐州府管理。清朝统治时期,庐州府下辖了1个散州、4个县,分别是:无为州、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安徽省连接南北,各地军阀反复混战,对安徽各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同时,安徽北部陆续遭受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百姓们的日子很苦,急需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

出于管理安徽各地的需要,1949年5月,我国组建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当时,皖北行署区机构在合肥市,皖南行署区驻地机构在芜湖市。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临时性区划,除了皖北、皖南行署区之外,还出现了旅大行署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等一系列的行署区。过分复杂的区划,并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管理。1952年8月,皖北、皖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安徽省。

同时,鉴于原省会安庆市的诸多不足,安徽省的省会确立在合肥市。鉴于合肥市的重要性,安徽省组建了合肥地级市。不过,这一时期的地级市,仅仅管理城区,没有下辖县。合肥市组建以后,城区划分为4个区,分别是: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外围的各个县,隶属于周边专区管理。

1951年,合肥市在部分乡镇的基础上,合组建了郊区,区划框架调整为5个区。1952年,出于城区建设的需要,合肥市的第一区、第二区被合并,组建了东市区。第三区更名为西市区,第四区更名为车站区,再加上郊区,合肥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4个区。

1958年,在安徽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蚌埠专区的肥东县、芜湖专区的巢县、六安专区的肥西县,划入了合肥市管理。合肥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4个区、3个县,合计7个区县。这样的区划格局仅仅维持了3年,1961年,3个县陆续还给了周边几个专区。

1960年,合肥市的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车站区更名为新的东市区。1963年,合肥市南市区又更名为中市区。合肥市管辖范围有限,很多重要项目和工程的进一步推进,都面临了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了增加合肥市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增强合肥市的综合实力。1964年,安徽省组建了长丰县,划入了合肥市管理。

60年代中期,合肥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4个区、1个县,分别是:东市区、中市区、东市区、郊区、长丰县。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调整为地区以后,安徽省下辖的各个专区陆续更名为地区。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徽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开始了区划调整。

1983年,肥东县、肥西县,划入了合肥市管理。合肥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4个区、3个县的,分别是: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市7个区县的框架结构,延续了19年时间。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合肥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

2002年3月,出于市区全面建设的需要,合肥市的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被全部撤销,原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原西市区更名为蜀山区;原东市区更名为瑶海区;原郊区更名为包河区。2011年,安徽省的巢湖地级市被撤销,组建了巢湖县级市。巢湖县级市、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入了合肥市管理。截止2011年,合肥市形成了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的区划框架。

出于区域建设的综合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合肥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滨湖新区、政务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合肥市是哪个省(合肥市的区划调整)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