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关于描写新春佳节的古诗有哪些?新年新春古诗七首欣赏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年古诗七首赏读:锣鼓新年不厌频,又看迎喜接迎春

  转眼之间,农历的新年来到。实际中国人过传统的新年远比公历的元旦,郑重而热闹。因为那是我们自己传承了几千年的关于年和春天的定位和定义,就算是时代进入了如此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这种过年的氛围不减反增,应该说,不仅仅只是情怀,而是中国人质朴的根脉,就在里面。

  从原始人类的流徙颠沛到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定居,从事农业,这中间是经过了700万年痛苦而漫长的用生命探索人的生存和出路的。所以上古人们如此敬爱自然和农耕,是印刻在基因里的。感恩自然的馈赠的同时,竭尽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这片土地上的作物繁茂生长,并且将成熟的果实敬献天地。

  春夏秋冬是对自然环境和气候在时间上的划分。秋是指的作物成熟,夏是指的果木茂盛而壮大,春是指的太阳让万木开始茁生,而冬则是草木之下,有寒冰,人们必须保暖,在室内或者洞穴延续生存。

  没有天生的足够的果实和粮食供采摘,这是700万年的生存经验,那么人们最寄望春天的到来,因为冷冻的土地开始松软,给生存带来希望。春天是适合耕种的季节。

  在黄帝时代,原始社会中期,就已经通过观察星辰,确定了春天,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面时,大地回春。是时必有盛大的祭祀。

  四季轮回,那么从哪一个时间段,开始确立年的开始呢?

  年的确定,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集合,但是其决策权还是在部落首领以及相关的拥有智慧和权力的人手上,我们按照古代的说法,这个人就是帝王。

  尧时代已经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具体时间,只是目前不大清楚,他们是以什么时间作为一年的开始。

  但是不久之后的夏朝,是定在了春天一月的。因为这个时段,是天地间阳光开始充沛,万物更新的时段,一月叫正月,正月是指的阳气充足的月份,所以有了春正的说法。而夏朝的日历,称为“夏正”,是说夏朝以一月为岁首。

  夏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但是民间,因为一岁之首和春耕紧密相连,到了不同历法的商周时代,民间仍旧有用夏朝的历法结合生活和生产。

  商周时代跨度一千多年,历法各有不同,年首的确定也就不一样。

  那么到了汉朝,汉武帝时代,天下太平,国力富庶,人才济济,不乏天文天象的科学家,于是重新制定历法,结合夏朝历法,将年确定在了正月一日。

  那么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什么?最大程度顺应了农业的发展,顺应民俗,便于国家的计量管理。

  比如农历的元月,往往包含立春这样重要的节气,是农业上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将一年开始定在这个月,紧锣密鼓迎年迎春,开启一年热闹忙碌的序章,显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现实毅力和决心。

  从此无论朝代更迭,历法作何种修正,元月一日过年,正月左右迎春,成为了浩大的迎年迎春的风俗,传承至今,虽现在通行公历,但是仍旧挡不住人们过农历年的热情和深情。因为不只是情怀,而有密切相关的农事,除非人们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地球,不吃农作物,在火星上生活,开启另外的世界。

  到了民国,农历的新年被称作春节,实际真正的春节,是指的立春节气,在正月一日前后。实际也可以看出,年和立春紧密不分。

  现在过年又叫过春节,那火红的春联,喧嚣的爆竹,是迎年也是迎春,那是人们对新年新春最诚挚的盼望和祈福。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流星向碗落,浮蚁对春开。

  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回。”北周 ·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 》

  在新年要喝一杯祛邪辟恶的酒,古代有屠苏酒——各种冬天养生草药酿造的酒,还有花椒酒,柏叶酒之类,祛病,暖身,养生。

  过年喝酒的风俗传承至今。不过古代的酒水度数不高,且家常配以草药养生,以热饮为主,是古代最常见经济的保健功能饮料,酒寓意长久,所以平常都喝,过年自然不能少这杯吉利酒。

  而酒水里,有柏叶,花椒,那晶莹的酒水混合这些细碎的草药,像流星一样倾泻在碗里,那酒水泡沫旋转,仿佛迎接春天。

  这首诗的场景细腻,简直可以拍成酒水超级广告。

  大家围在这样的斟酒喝酒的热闹里,诗人说,朋友,你的酒我收到了,听说你还在成都,这大过年的,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不能酒到人不到啊。

  这是谢酒诗,谢谢朋友的牵挂,千里加骑送酒来。

  那么人不见,遥举杯,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哦。

  “故年花落今复新,新年一故成故人。

  那得长绳系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陈朝谣(幽庭赋系此谣。)

  新年之美好,在于从嬗变中走出来的岁月季节之新。

  那梅花昨天凋谢,今天枝头又有了新花,花落花会再开,且开在了新年新春。

  而我呢,是新年的新人,而老朋友虽然是新人,但是更是情谊深厚的故人。

  人生最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新年旧友,新衣故人,大家牵手迈向未来。

  我愿意用绳子系住天上的太阳啊,愿意今天永不过去,年年月月都停留在今天。

  那是当然,那是愿望的当然和想当然。

  过年了,许多亲朋好友都在一起,崭新的衣裳,吉祥的言语,快乐的笑容,照应早春的气息,人生愿只如初见,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时段啊。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

  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唐 · 张说《幽州元日 》

  新年第一天,当然热闹,在热闹祥和的氛围里,大家欢聚一堂。

  那么这里有一个奇句,叫作不谢往年春,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这年的立春在正月一日前,是去年就立春了,但是这春天没有过去,梅花正好,春天从去年跨越今年。

  我今天看到你们拜年,你们说说,你们谁是故人?

  都是故人。

  春是新春,年是新年,故人相见,步入新的时空。

  “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

  清晨窥古镜,旅貌近衰翁。

  处世闲难得,关身事半空。

  浮生能几许,莫惜醉春风。”中唐 · 许棠《新年呈友 》

  这首诗是写给老朋友的,人到中年,总有岁月的感怀,新年总是有沉厚的岁月和过往的底子。农历新年的美,也恰在这里,是温故而迎新。

  朋友之间的话,深沉温厚。

  每个月都相似的过去,但是人却一年年老了。

  我早上去照镜子,发现自己非常憔悴,像衰老之人。

  在世上,想要悠闲分外难得,诸事都和生存生活相关,梦想总是成空。

  我也想开了,这么好的节气,难得清闲几天,我打算好好喝酒,沉醉在春风里,什么都不想。

  你也要如此,新年将往事和烦忧打包,快乐过个年。

  你我同勉。

  过年这几天,也真是身心的休闲和放空。有什么忧患烦恼,过了年再说。这也是约定成俗的做法。过年不讨债,不出恶言,暖老温贫。是自然给人们的启迪,也是一种社会生态。中国人敬惜生命,互相扶助。

  ”岁月新更又一春,迎春还是旧年人。

  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 宋 · 詹初《新春》

  这首诗颇吉利。

  岁月重头再来,又是一年新年新春,迎春的却还是老朋友们。

  祈福愿望大家除去旧年过去的一切不如意,生出生活新的希望。

  好和这新年一起,步入崭新的岁月,如同春来,日日有新。

  一切从头开始,过去如同旧年过去,人在新春,生出新意,有新旅程,新前景。

  ”锣鼓新年不厌频,又看迎喜接迎春。

  正南方上多财气,说与街头贺岁人。”清 · 邹一桂《立春日和刘白也元韵 其三 》

  这年的立春和新年重叠。

  街上锣鼓冬冬,怎么震撼狂欢都不为过。

  因为恰好新年新春在同一日。

  而春从东南来,带来了春天的和风,吹暖花开,也带来了财源滚滚。

  所以在街上遇见朋友,都会说,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也成了新年常见的问候语。

  春来百事发,最好发钱包。

  “东望拜潮水,无家在客船。

  一来仍一往,今日又今年。

  有信从天外,缘声到枕边。

  海门春树暖,吹浪起晴烟。”宋末元初 · 谢翱《 元旦舟中听潮 》

  最美的一首新年诗是这首在船中听潮。

  那客船上,最早的春潮就在水上升起,翻滚过船底。

  我虽然在船上漂泊,多年没有固定的住所,但是我爱这新年的潮声。

  那是春潮滚滚,声音传到了客船的枕边。

  我站在船上看着岸上,那岸上的树木都春暖花开,天地笼罩在一片晴烟当中,潮水声声,像最温柔明净的祝福。

  新年开始了,也愿望我的人生,常在春潮中,只有富丽变化,没有寒苦颠沛。

  祝大家新年好,新春快乐,春潮催花,富贵吉祥。

  涵江区,隶属于福建省莆田市,地处莆田市的东北部、福建省沿海中部,濒临兴化湾,依山面海,与台湾省一水之隔,总面积752平方千米。距莆田市区13千米,距省会福州93千米。

  涵江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莆田市的东北隅。涵江在木兰溪下游,濒临兴化湾,依山面海,与台湾省一水之隔。它东面与福清市相接,西面分别与仙游县、荔城区相连,南面隔兴化湾与荔城区、秀屿区相望,北面与永泰县相邻。涵江区北距福州93公里,西南距厦门200公里,城区东南3公里处的三江口港东距台湾省台中港仅70海里,地理位置优越;324国道横贯市区,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历史沿革

  涵江区原隶属莆田县。莆田置县时间,明弘治(兴化府志》根据《元和郡县志》等记载,认定为陈光大二年(568年);清乾隆《莆田县志》根据《隋书》等记载,认定为隋开皇九年(5*),后均废。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别置丰州(今泉州),复置莆田县,隶属丰州。圣历二年(699年),改丰州为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为泉州;天宝元年(742年),又先后改名为清源郡、长乐郡,莆田县隶属不变。

  五代时,王审知为闽王,其子延政被南唐灭后,留从效、陈洪进相继据泉州,莆田为其属县。

  北宋初,改清源郡为平海军,莆田县隶属平海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莆田、仙游、永泰和福清县边区,建置兴化县,并建置太平军,兴化县隶属太平军。不久,太平军改称兴化军。第二年,莆田县隶属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军治迁至莆田县。雍熙二年(985年),建置福建路,莆田县隶属福建路兴化军。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莆田县隶属兴安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福建路为福建行中书省,改兴安州为兴化路,莆田县隶属兴化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莆田县隶属兴化府。清代,莆田县隶属闽海道兴化府。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省废府,分设4个道,莆田县隶属南路道。民国3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莆田县隶属厦门道。

  民国14年,废道,莆田县直属福建省政府。

  1949年8月22日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和福州、厦门2个市,莆田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后,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改称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晋江专员公署,莆田县隶属不变。1967~1970年6月,晋江专员公署先后改称为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莆田县隶属亦不变。

  1970年7月,莆田县隶属闽侯地区委员会,地区驻地从闽侯县螺州镇迁到莆田县城厢镇。不久,又改称为莆田地区行政公署,莆田县隶属不变。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行政公署。9月,建立莆田市,莆田县隶属莆田市。1984年6月,析莆田县的涵江镇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为县级建制,直接隶属莆田市。

  行政区划

  莆田解放后,在*闽中工委和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领导下,在涵江成立莆田县人民政府涵江办事处和涵江支前委员会,派借粮食、柴草等支前物资,支援中国人民*南下解放厦门等地。第二区(涵江区)公所成立后,莆田县人民政府涵江办事处撤销;涵江支前委员会并入区公所。

  自莆田解放至1984年涵江建区前,莆田县区、乡两级行政区划先后10次调整,其中

  1955年5月的调整与涵江境内无关,故不列人。

  1949年9月,莆田县划分为13区,395乡、街(保)。

  1949年9月中旬,涵江境内成立第二区公所,为莆田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驻灌顶坡。下辖36乡、街(保):顶铺、埭里、吴江、码邠、卓峰、黄霞、黄塘、新洋、洞潭、孝义、宫下、苍后、霞徐、青年、前街、保尾、延宁、集奎、洋尾、南埕、镇前、安仁、双福、显应、楼下、港南、朱丰、双兴、陈桥、新浦、哆中、高美、哆后、杨芳、铁灶、芳山。

  1950年10月,莆田县完成民主建政工作,废除保甲制度,划分为2镇、16区,378乡(街))。涵江境域划分为涵江镇和第二区(集奎区),下共辖38乡(街)。涵江镇人民政府,驻灌顶坡,下辖11街(乡):顶铺、孝义、楼下、宫下、保尾、青年、前街(以上为街)、延宁、港头、苍后、霞徐。第二区公所,与涵江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下辖27乡:埭里、吴江、码邠、卓峰、黄霞、黄塘、新洋、河潭、集奎、洋尾、南埕、镇前、安仁、双福、显应、陈桥、新浦、哆中、哆后、高美、铁灶、后郭、芳山、鲸山、鳌山、杨芳、巷利。

  1952年8月,莆田县完成土地改革后,根据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划分为24区,390乡(街)。涵江境内划分为第二、第六、第八区,下共辖38乡(街)。第二区(涵江区)公所,驻灌顶坡,下辖11街(乡):顶铺、孝义、楼下、宫下、保尾、青年、前街、霞徐、延宁(以上为街)、苍后、港头。第六区(集奎区)公所,驻塘北,下辖14乡:集奎、洋尾、南埕、镇前、陈桥、码邠、显应、洞潭、双福、卓峰、黄霞、南林、安仁、埭里。第八区(望江区)公所,驻铁灶,下辖13乡:新浦、高美、哆中、哆后、芳山、杨芳、后郭、鲸山、鳌山、铁灶、黄塘、新洋、巷利。

  1954年7月,莆田县仍分为24区;乡一级部分行政区划有变动,由390乡(街),并为350乡(街)。第二区公所,下辖11街(乡),不变。第六区公所,下辖13乡:集奎、洋尾、南埕、镇前、埭里、陈桥、双福、安仁、码邠、显应、卓峰、霞林、苍林。第八区公所,下辖13乡:新浦、高美、哆中、哆后、杨芳、后郭、鲸山、鳖山、黄塘、新洋、洞潭、芳山、铁灶。

  1956年6月,为适应农业生产合作化的需要,莆田县划分为3镇、11区,158乡(街)。涵江境内除第二区公所改称为涵江镇人民委员会外,原第六、第八区所辖各乡,均并入梧塘区。涵江镇人民委员会下辖3个街:涵西(保尾,楼下,青年,前街,港头)、涵中(霞徐,延宁,宫下)、涵东(顶铺、孝义、苍后)。并人梧塘区的乡是:白塘(南埕,洋尾,镇前,集奎)、双安(双福,安仁,陈桥,显应,埭里)、高林(苍林,卓坡,黄霞,码邠)、塘后(黄塘,新洋,洞潭,后郭)、苍山(鳌山,鲸山,杨芳,芳山)、哆头(哆后,哆中,高美,新浦)。

  1957年12月,莆田县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3镇、48乡,镇以下辖街,乡以下辖相当于原小乡范围的高级农(渔)业生产合作社。涵江境内包括涵江镇、集奎乡、望江乡人民委员会,下共辖36社(街)。涵江镇人民委员会,驻灌顶坡,下辖9街:顶铺、孝义、宫下、霞徐、延宁、青年、保尾、前街、楼下。集奎乡人民委员会,驻集奎,下辖1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镇前、洋尾、南埕、集奎、后墩、安仁、双福、埭里、陈桥、显应、苍林、码邠、黄霞、卓峰。望江乡人民委员会,驻铁灶,下辖1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芳山、铁灶、鳌山、鲸山、后郭、黄塘、新坡、洞潭、哆中、哆后、新浦、杨芳、高美。

  1958年10月,莆田县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383个生产大队。涵江人民公社由涵江镇和集奎、望江、石庭、蒲坂(园下)、梧塘、西天尾、南坛等乡镇组成,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涵江区和莆田县的江口、梧塘、西天尾、荻芦等镇。下辖86个生产大队:涵东、涵中、涵西、埭里、安仁、双福、显应、陈桥、江尾、镇前、南埕、洋尾、集奎、卓坡、苍林、码头、都邠、黄霞、南林、柯塘、周墩、铁灶、芳山、鲸山、鳌山、杨芳、哆中、哆后、高美、新浦、后郭、塘头、江口、郊前、囊山、丰美、东吴、石东、院里、园顶、园下、石狮、东官、大东、上后、吴江、洞湖、北大、龙山、汀渚、碗洋、后黄、后卓、后坡、汀林、三山、渭阳、上峰、下垞、东福、西庄、霞楼、东坡、松东、松西、九峰、东南、沁园、刘庄、溪游、漏头、枫林、沁后、崇圣、崇联、林美、梧梓、潭井、梅洋、深固、友谊、洪里、洪亭、石西、溪白、南坛。涵江人民公社下设6个管理区:集奎、望江、江口、梧塘、西天尾、获芦。

  1961年6月,莆田县划分为12区,102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669个生产大队。涵江人民公社改为涵江区公所,驻地和辖区不变。下辖12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30个生产大队。12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涵江、塘北、集奎、望江、塘头、哆头、石庭、蒲坂、梧塘、西天尾、崇林、南坛。

  1965年8月,莆田县撤区并社,划为2镇,15街;24个人民公社,590个生产大队。涵江境内包括涵江镇和涵江人民公社。涵江镇人民委员会,驻豆菜巷,下辖9街:顶铺、孝义、前街、青年、保尾、楼下、霞徐、延宁、宫下。涵江人民公社,驻灌顶坡,下辖49个生产大队:上梧、集奎、洋尾、后宫、南埕、镇江、镇海、江尾、陈桥、东墩、显应、周墩、双福、柯塘、埭里、安仁、涵西、涵中、涵东、卓坡、南林、黄霞、苍林、码头、都邠、新浦、高美、美尾、哆前、哆中、哆后、洋中、铁灶、芳山、杨芳、鲸山、鳌山、后郭、林柄、洞庭、新坡、黄厝、潭尾、巷利、三股、后洋、沁东、沁西、塘西。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大”期间,涵江镇和涵江人民公社区划不变。

  1968年9月,涵江镇和涵江人民公社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涵江镇各街大部分合并,并普遍改名:顶铺街改名为革命街;前街和孝义街合并,名为朝阳街;青年和延宁街合并,名为革新街;保尾和楼下街合并,名为团结街;霞徐和宫下街合并,名为东升街。

  1980年12月,莆田县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恢复涵江镇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涵江镇各街在“文大”期间被合并和更改的街名。

  1984年6月,成立涵江区,隶属于莆田市,下辖涵江镇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管辖区划不变。同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体制,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为涵江乡人民政府。

  1992年,省定涵江区为综合改革试验区。

  1993年1月,重新调整全区行政区划,撤销涵江乡和涵江街道办事处,改设三江口、白塘、国欢镇和涵东、涵西街道办事处。

  1996年10月,在涵西街道成立商城居民委员会。

  1997年6月,在三江口镇撤销铁灶行政村,划分为塔山、南兴、东清3个行政村;撤销哆前行政村,划分为双霞、前明2个行政村;撤销哆后行政村,划分为新兴、东盛2个行政村。

  1997年,全区共有镇(街道)5个,其中街道2个,镇3个。村(居)民委员会64个,其中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53个。

  2001年,涵江区下辖有三江口、白塘、国欢3个镇,涵东、涵西2个街道办事处和商城管委会。

  2002年5月莆田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莆田县管辖的7个乡镇划归涵江区管辖,涵江区辖有1个乡、9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管委会,即:大洋乡、三江口镇、白塘镇、国欢镇、江口镇、梧塘镇、萩芦镇、白沙镇、新县镇、庄边镇、涵东街道办事处、涵西街道办事处、商城管委会、赤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全区共有175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

  2021年底,涵江区辖涵东、涵西等2个街道,三江口、白塘、国欢、梧塘、江口、萩芦、白沙、庄边、新县等9个镇,大洋1个乡,共12个乡镇级政区。全区有24个居民委员会、17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924个居民小组、267个村民小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描写新春佳节的古诗有哪些?新年新春古诗七首欣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