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安徽和县属于哪个市的城市(和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安徽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总面积131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查询,和县下辖9个镇(该数据为2019年统计),县政府驻历阳镇和州路。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东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临芜湖市鸠江区,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连。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蔬菜之乡,滨江产业新城,生态休闲胜地。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86亿元、129.11亿元和158.49亿元,分别增长7.2%、14.7%和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4:40.7:49.9。按常住人口(41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77427元。

  全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559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6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5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3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0%。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2%。

  全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40.23万亩,同比增长1.1%;全年粮食总产量38.42万吨,同比增长0.8%;油料总产量1.79万吨,比上年增长9.1%;蔬菜播种面积为27.52万亩,比上年增长5.0%,蔬菜总产量52.97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92万吨,比上年增长19.5%。水产品产量2.29万吨,比上年增长2.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6.75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91.32千公顷,机播面积60.23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45.80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48.80千公顷,机收面积69.53千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77%、65.14%和75.2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1%。

  历史沿革

  和县位于江淮大地东南部的长江北岸。秦时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时为扬州治;晋时设历阳郡,领历阳、乌江二县。关于和州地名由来,《通鉴·唐纪三》注:“北齐置和州,以南北通和,往来之津要也”。唐代刘禹锡作《和州刺使厅壁记》说:“梁之亡,北齐图霸功,拥贞阳候(萧渊明)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兹地,二国和协,故更名和州。”

  据史书记载: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建置和州,治历阳郡、县。至陈朝太建六年(公元574年)撤和州,历阳郡、县改属南预州。隋时先复名和州,后又改为历阳郡。至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和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和州改名历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重改和州,仍领历阳、乌江二县。此后,历经吴、南唐、后周至两宋均未变。元时,和州虽有升降,但属地未变。

  古和州在唐贞观后归属淮南道。宋初(公元960年)属淮南路,后改隶淮西路。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和州升为和州路;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属江浙行省;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升元年(公元1367年),和州领历阳、含山、乌江三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和、州属庐江府;七年(公元1374年)改属中书省;十三年(公元1380年)元月直属六部凤阳府;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直隶南京,为直隶和州。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和州属江南省;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始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民国元年四月改和州为和县,直属安徽省;一九一四年六月至一九二八年八月和县属安庆道;一九三二年十月以后改属第五专区。

  和县解放于1949年1月23日。4月21日和县即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2月撤巢湖专区,和县归芜湖专区管辖,1965年7月复建巢湖专区,和县仍归属巢湖专区至今。其间,一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5月30日,和县、含山合并为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1959年4月,仍归属芜湖地区,同年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1971年8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和县属巢湖地区辖县。1999年7月9日,撤销巢湖地区,设立巢湖市(地级),和县属巢湖市辖县。2011年划归马鞍山市,现和县属安徽省马鞍山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至1951年底,全县设8个区,114个乡镇。

  1951年12月至1952年初,对区、乡进行调整,由原来8个区增至12个区,114个乡镇增为138个乡镇。

  1955年底至1956年3月,区、乡机构又一次调整,全县设6个区,2个镇,57个乡(内有2个县辖乡)。

  1957年7月至10月,撤销6个区公所,保留6个区委会,2个区级镇改为乡级镇,53个乡(原为57个乡后并为53个乡)合并为29个乡。

  1957年12月,裕溪镇划归芜湖市管辖。

  1958年10月,撤销6个区,将30个乡镇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5个,即:黄马、沈巷、白桥、功桥、姥桥、南义、西埠、城南、濮集、乌江、香泉、绰庙、高关、善厚、历阳等人民公社。

  1960年1月至1961年12月,增设雍镇、八角、螺百、腰埠、城北、张集等6个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并入城北公社的小黄乡划归马鞍山市。

  至1961年底,全县人民公社增至21个。

  1962年1月,撤销黄马人民公社。

  1963年4月至8月,恢复区级建制,全县共设6个区,38个人民公社。

  1965年2月,历阳直属社改为直属镇。

  1966年5月,“文戈”开始后,区、镇、社机构遭到破坏。1968年8月至1969年4月,全县恢复和成立6个区,3个直属社(镇)、29个公社。

  1969年4月,撤销6个区,28个公社合并为22个公社,历阳镇未变。22个公社是:雍镇、沈巷、螺百、黄渡、联合、姥桥、白桥、戚镇、新桥、后港、南义、腰埠、西埠、十里、乌江、香泉、濮集、绰庙、善厚、石杨、城南、城北等公社。1971年1月,恢复成立6个区,7个镇、39个公社(内有2个县直属社)。

  1983年4月至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5年全县分设历阳镇和7区38乡、镇。其区、乡建置为:沈巷区辖沈巷、八角、五显、螺百、黄渡、黄山寺、雍镇七乡;姥桥区辖姥桥、白桥、隐驾、郑蒲、联合、大闸六乡;新桥区辖前唐、新塘、长建、后港、南义五乡;环城区辖城南、城北、十里、戚镇四乡;西埠区辖西埠、范桥、腰埠、娘娘庙、孙堡五乡;乌江区辖乌江镇和卜集、卜陈、张家集、香泉四乡;石杨区辖善厚、陶店、高关、石杨、金城、绰庙六乡。

  至1988年底,全县设7个区、1个镇、38个乡(镇)。

  19*7月21日,设立西梁山镇。原属白桥镇的西梁山、陈桥洲、三户高、赵三岗、张旗村划归西梁山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西梁山街道,直属县政府领导。同年8月20日,撤销大闸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白桥镇。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并为8镇11乡。

  1995年7月14日,和县设立张家集乡和五显乡。原属乌江镇的星火一、星火二、星火三、吴仕、三何、泉水、张集、东湖、宝塔、周集、彪塘村划归张家集乡,乡政府驻张家集。原属螺百乡的孙庄、江杨、杨戴、五显、酒店、刘何、大葛、张庄、大刘、晋戴、张洪、黄山寺、马场、丁陈村和白桥镇的周王、兴隆村划归五显乡,乡政府驻五显集。至此,和县乡镇区划调整为8镇13乡。

  2001年9月26日,撤销螺百、善厚、五显、香泉乡,分别设立螺百、善厚、五显集、香泉镇。以原4个乡的行政区域为4个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为原乡政府驻地。

  2002年9月16日,撤销功桥、濮集乡,分别设立功桥、濮集镇。以原2个乡的行政区域为2个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分别驻功剩桥和濮家集。至此,和县乡镇变更为14镇7乡。

  2004年4月24日,撤销螺百、西梁山、濮集镇和联合、南义、张家集乡。保留善厚、石杨镇和雍镇、腰埠、绰庙乡。对沈巷、五显集、白桥、姥桥、功桥、历阳、西埠、乌江、香泉镇与城南乡的行政区域进行调整。

  2005年12月18日,和县撤销城南、雍镇、腰埠、绰庙乡和五显集镇。整建制保留姥桥、功桥、乌江、善厚镇。调整历阳、沈巷、白桥、香泉、西埠、石杨镇的行政区域。城南乡整建制并入历阳镇。雍镇乡整建制和五显集镇的黄山寺、五显集社区及孙庄、宝圩、民安、大葛、丁陈、大蒋村并入沈巷镇。五显集镇的兴隆村并入白桥镇。西埠镇的新建、工农、孙堡村并入香泉镇。腰埠乡整建制并入西埠镇。绰庙乡整建制并入石杨镇。至此,和县乡镇区划调整为10个镇。

  2021年全县辖9个镇(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85个村委会、30个社区居委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安徽和县属于哪个市的城市(和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