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最优体验心理学书籍(最优体验心理课读书笔记)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面,它就是人生。 物质条件只是次要的,他们只能通过体验,对我们产生间接的影响。 心流却直接裨益生活品质,甚至享乐也有同样的效果。 一个人除非先学会控制精神能量,否则具有物质优势也无法获得快乐。

●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能找到乐趣。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亲自体验生命的每个形式。

●可以缓解压力的三种因素:外来的助力、个人的心理资源(包括智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其他相关的人格因素)、一个人应对压力的策略(最重要)。

●得知自己的问题也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会使年轻人的自我产生新的觉悟。

●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的三个步骤: ①自发的自我肯定,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人对自我、自己的处境、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都有相当的信心。

②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仅是享受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克服困境的中心机制。 *把注意力从自我转移出去,欲望受挫就较不可能干扰意识。 *精神熵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无序而产生的,这时如果把注意力转而投注在周遭的事物上,压力造成的破坏就会减轻。 *如果一个人沉浸在环境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就能更好的了解环境的特性,找到好的方式来适应不利的环境。

③寻找新出路。 应付造成精神熵的状况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上,消除它,并重建意识的和谐。 *另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状况,包括自己在内,探讨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目标,寻找不同的解决之道。

●我们不能受限于遗传和社会制约而忽视了选择不同行动的可能性,而要随时随地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只要满怀自信、不以自我为出发点、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充分投入,出路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对周围的一切付诸关心,不受成见的束缚而是根据事物直接给我们的感觉加以评估且,就能察觉到新的可能性。

●帮助别人远比击败别人更令人满足。

●个人对外在因素的阐释决定了困境能否变成乐趣。

●确定目标、全神贯注、避免过于自我、从当前的体验中寻求乐趣是培养自得其乐的自我的规则。

●自选目标的好处: ①自行做主的信念使一个人更能全心投入目标,且他的行动会更具有内在的控制。 ②对目标拥有主控权,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

●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越强,投入就越容易。如果分心不是出于自愿,就是对自我缺乏控制。

●从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最后一项任务。

第十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具有意义。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

●人生的意义建立在一个富有挑战性,足够凝聚一个人全部精力的目标上。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意义”:无论它的本质,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心中有欲望却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在毒害自己。

●生活在和谐之中的人,无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及恐惧之中,而是把精力用在有益的方面。

●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成完美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的意义。

●复杂性需要我们投注精力,培养与生俱来的技巧,学会自制与自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极限,同时也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去认识和了解个人边界之外的力量,并设法与之配合。

●遇到阻力就改变目标的人,到头来人生可能落得空洞且没有意义。

●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了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自由不见得有助于创造生命的意义。 在选定一个目标时,选择比较少而明确时,会比较容易做决定。

●每个人都必须发掘自己的终极目标。 经过尝试与犯错,经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把纷乱的目标理出头绪,挑出能给行动带来方向感的那一个。

●内在冲突是注意力分散难以分配的结果。 当面对纷乱的可选目标时,我们需要挑出最基本的目标,把无关紧要的枝节目标剔除,并为保留的目标排定先后次序。

●处于心流状态时,一个人可以专心致志的追求自己选择的目标,使所有杂念都毫无机会乘虚而入。

●行动与反省相辅相成,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挫折中找到一种秩序感,使所有的思想与感情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动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心流之中,因为它们的心灵不会去考虑当下不存在的可能性,也不会想象其他更好的选择,更不担心失败。

●动物的进化程度使其不足以感受到沮丧和绝望,只要没有外来的冲突干扰,它们就能保持和谐,体验到人类称之为心流的那种圆满。

●心灵处理资讯的能力越强,内在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面临太多的要求、选择及挑战时,我们会觉得焦虑,但太少时,我们又觉得厌烦。

●选择的机会和可运用的技巧种类有限时,我们更容易得到内心的和谐。 而无限的机会和臻于完美的可能性永远对我们开放,则导致了我们的灵魂骚动不已。

●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同,所以没有绝对正确的行为准则,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技巧。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互相矛盾的目标越多,不能协调的行动机会也会越多。

●人生计划:由目标引起,能塑造个人一生,并赋予生命意义的所有行动。 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因终极目标的存在而具有意义。

●精神能量与人生主题结合时,意识就能达到和谐。

●真人生计划(“发现性”人生主题):有自发的动机,知道自己有选择的自由后,根据经验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所选择的主题。 (最终的选择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感觉与信念。) 发现性人生主题往往缺乏社会的认可,它的创新和与众不同常被世俗视为疯狂或具有破坏性。

●伪人生计划(“接受性”人生主题):靠外来力量推动,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接受性人生主题在健全的社会体系下能良好运作,但社会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个人就很可能陷入变态的目标,不能自拔。

●伤害本身并不重要,一个人对伤害做何种阐释才更为重要。 人生主题永远不可能靠外在事物决定。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权对外界事物作出何种反应时,才会选择去做出建设性的反应。

●童年恶劣的外在环境不一定会导致长大后内心缺乏意义。

●很多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当在得知他们之前也有人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就能重燃希望,克服困境。

●想要获得进化,我们就需要在不丧失辛苦得来的独特性的前提下,跟周围的个体及环境重新结合。

●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不是企图统治宇宙,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一样,觉得无比轻松。

参考文献:《心流:最优体验心理课》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 张定绮 译

青心倾心 2022.3.14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优体验心理学书籍(最优体验心理课读书笔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