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全球多少亿人口2022总人数

方应 分享 时间: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在本月中旬,全球人口达到80亿,三十年之后将达到100亿。1950年时,全球人口25亿,中国人口5.52亿,短短70年内,全球人口就暴增了55亿,中国增长了大约8.5亿。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在本月中旬,全球人口达到80亿,三十年之后将达到100亿。1950年时,全球人口25亿,中国人口5.52亿,短短70年内,全球人口就暴增了55亿,中国增长了大约8.5亿。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在本月中旬,全球人口达到80亿,三十年之后将达到100亿。

1950年时,全球人口25亿,中国人口5.52亿,短短70年内,全球人口就暴增了55亿,中国增长了大约8.5亿。

如此暴增的人口,对于人类而言是福是祸?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各种思想都有,既有“多子多福”,又有“子多母苦”,但从中国历史现实来看,没有中国文化中的多愁善感,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杀机。

明朝之前,人口为何鲜能过亿?

中国虽说有“多子多福”的文化,但在明朝之前,中国历代人口其实鲜有过亿,唯一过亿的可能是北宋,其他朝代最高峰时大约8000万。

据吴松弟的《中国人口史》推算,北宋徽宗时人口达到1.26亿的顶峰,之后失去北方的南宋,人口开始大幅度下滑。

夏商周秦汉唐元,之所以人口没有过亿,除了与人口政策、土地兼并等问题之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粮食问题,或者叫人地问题(人均耕地多寡)。

《周礼》记载:“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周代三亩等于如今的一亩,因此30亩“不易之地”,在风调雨顺、按时耕种的情况下,大约可以养活一家。

周代之后,因为技术进步、耕地变多等原因,农业产量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当时的人口与粮食总产量大致匹配。换言之,夏商周秦汉唐元时期,粮食总产品大致只能满足数千万人口,再多就养不活了。

北宋人口之所以过亿,原因在于从占城引入推广的占城稻,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至于继承占城稻的元朝,为何人口也没有过亿?原因与元朝统治有关,在此不再赘述。

明朝之后,得益于农业技术进步、耕地扩大、占城稻的种植等,现代学者推算明代人口大约在2亿左右。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高产的玉米、红薯等普及,让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升,所以才有人口的暴增。

总之,受制于当时生产力之下的粮食产量问题,不管中国历代统治者如何鼓励生育,最终人口都有一个限度,大致与粮食总产量相匹配。

一旦人多粮少,将会发生什么?

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旦人口高于粮食总产量,或者人均耕地降到谷底,无疑就会迎来战争,以中国历史来看,可谓是血的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超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整体性人多粮少的问题,原因或是大范围的天灾人祸,或是人口暴增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降低,或兼而有之。

汉末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元末红巾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晚清太平天国起义等,看似有着各种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人多粮少。下以清朝太平天国起义为例。

每一次农民起义与朝代更迭之后,往往会造成人口大幅度减少,于是下一个王朝初期人均耕地都会比较高,也就很容易造就所谓的盛世。

清朝顺治、康熙、雍正期间,人均耕地在7亩左右(当时一亩约为614.4平方米),最顶峰是在雍正年间,高达7.5亩,足以养活一个人。

但随着人口暴增,清朝人均耕地开始大幅度下降,1753年乾隆中期时降到3.69亩,1784年时为2.45亩,1822年时降到1.87亩,太平天国起义时更低,越来越难养活一个人了。

清史稿记载,很多不太适宜耕种的“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都被开垦出来了,原因在于人地矛盾尖锐。

由于人多地少,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就会导致粮食危机,于是乾隆晚年出现白莲教起义,损失人口至少数千万,稍微缓解了清朝的人地矛盾。

但过了几十年之后,人地矛盾再度激化,于是又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减损人口高达上亿。

总之,从中国历史来看,一旦人口大幅度暴增,导致人均耕地跌到谷底,无法满足一个人的粮食需求时,就必然会酝酿着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一旦出现天灾人祸相关的导火索,农民起义就会立即爆发。

人口暴增的另一个危机

人口暴增之后,就必然要开辟更多的耕地,但大自然有一个承受的极限,一旦遭到过度开发,就会造成生态危机。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陕西,尤其其中的陕北。

根据古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陕北还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并不是目前所见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考古证实,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如今环境恶劣的陕北大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地。

其中,陕北仰韶文化的比例,远远高于陕西其它地区,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陕北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猛增,约占全省同类型遗址的64﹪。

但周代以来,陕西长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延续到唐朝,持续时间长达1800年。由于遭到过度开发,陕西整体环境迅速恶化,无法承载大量人口,后来王朝自然也就不会定都陕西。

明朝初期,朱元璋曾想迁都西安,于是派朱标前往考察,最终因为陕西凋敝而作罢。

因为扩大耕地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历史上可谓是数不胜数,遍布全国各地,陕西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例。所谓“子多母苦”,或许如今正确的解读是人口一旦增多,大地母亲就会苦不堪言。

以中国历史来看,并非人口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否则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更会发生残酷的一幕。

以史为鉴,所以如今中国积极提升农业水平,在强调绿水青山之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将饭碗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深知农业的重要性,更重视农业发展,更懂得自己掌握饭碗的必要性,更经历过过度开发的教训。

因此随着全球人口达到80亿,且还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未来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可能更加严峻,尤其是一些人口暴增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可能不会平静。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