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兔死狗烹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

方应 分享 时间:

兔死狗烹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成语,意指当兔子死了,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在敌人面前互相残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一句话:“且以吾之攻子之国,犹兔死狗烹,何也?”这句话是魏国公子急功近利,想要统一六国,但他的谋士公叔痤却劝他不要急于行动,否则会“兔死狗烹”。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在被吕后处死前感叹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的是不世之功,被后世誉为“兵仙”,萧何称赞韩信“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这也是国士无双最早的出处,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最后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这或许是我们对于兔死狗烹最早的印象吧,同时我们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兔死狗烹就是出自韩信。其实这个典故另有其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兔死狗烹的来历。

兔死狗烹,指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就没用了,意思就是在利用完一个人之后立马抛弃他。

其实兔死狗烹最早应该是出自战国时期的范蠡,越王勾践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他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越王勾践能够复国成功,最主要就是得到了有着“商圣”之称的范蠡以及文种的支持。

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以后,范蠡明白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绝对不可能共富贵,因此,他决定悄悄的离开,临走时,他给已经是宰相的文种留了一封书信,信中这样写道,“ 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免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

信虽短,但范蠡把人生看看的是透秀的,也把越王勾践看看透透的,可惜文种虽有大才,却没有范蠡识人的智慧,或者说可能文种明白勾践的为人,毕竟伍子胥的死,就是前车之鉴,但是贪图名利加上抱有侥幸心理,最终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所以说,兔死狗烹最早出自于范蠡给文种的信。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