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汉海网,带你进入知识的海洋!

福建省龙海属于哪个市管辖(龙海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

方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海市一般指龙海区,龙海区属于漳州市管辖。

  龙海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西北南群山环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北和芗城区、龙文区、长泰区相接、西与南靖县、平和县毗邻,南与漳浦县相接,东与厦门市海沧区、思明区相望。介于北纬24°11’~24°36’,东经117°29’~118°14’之间,总面积980平方千米。

  漳州市龙海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辖区总面积约980平方公里(含台投区、高新区、漳州开发区为1120平方公里),下辖13个乡(镇、场),户籍总人口约60万人。2021年4月21日,撤销县级龙海市,挂牌设立漳州市龙海区。

  龙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21.5℃,平均气温年较差15.8℃,年平均生长期365天,年无霜期337天,年平均日照2000.8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平方厘米。

  漳州市龙海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出海口。与厦门共处一个湾区,具备“东承西接”的卓越地理优势,是厦漳同城发展的“桥头堡”,也是福建省改革开放和对台合作的前沿阵地,与厦门市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本文作者:古籍大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沿革

  南朝梁武帝天监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大同六年(540年)置龙溪县,属南安郡。

  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龙溪县属闽州南安郡。光大二年(568年)闽州改为丰州,属丰州南安郡。

  隋开皇九年(即陈祯明三年,5*)改丰州为泉州(治在今福州),废南安郡,龙溪县直属泉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泉州为闽州,翌年改闽州为建安郡,领闽、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龙溪县属建州;三年析建州地置丰州(治在南安),龙溪县属丰州:六年闽县升制为泉州都护府,龙溪县属之。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的莆田、南安、龙溪置武荣州(治在南安),龙溪县属武荣州。

  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境置漳州。龙溪县仍属武荣州。

  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治在晋江),龙溪县属泉州。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割泉州的龙溪县属漳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漳州为漳浦郡,龙溪县属之。乾元二年(759年)漳浦郡复名漳州,龙溪县属漳州。

  贞元二年(786年)漳州迁治龙溪,龙溪县成为附廓。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漳州改称南州,龙溪县属南州。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复名漳州,龙溪县属漳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改为漳州路,龙溪县属漳州路。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朝廷批准析龙溪县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图和漳浦县二十三都之九图,设置海澄县。龙溪、海澄属漳州府。

  清龙溪、海澄属漳州府。

  民国元年福建实行省、道、县三级政制,龙溪、海澄属福建省西路道;3年西路道改为汀漳道,龙溪、海澄属之。

  民国14年废道,福建实行省、县二级政制,龙溪、海澄属省直辖。

  民国23年7月福建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龙溪、海澄属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翌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龙溪、海澄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9月,龙溪、海澄属中国人民*福建省漳州军事管制委员会。10月,龙溪、海澄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4月1日,龙溪、海澄属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改属福建省人民政府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龙溪、海澄合并为龙海县,属龙溪地区专员公署。

  1978年3月,龙海县属龙溪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10月,龙海县革命委员会改为龙海县人民政府,仍属龙溪地区行政公署。

  1985年6月,龙海县属漳州市人民政府。

  1993年,撤销龙海县,设立县级龙海市。

  2021年,撤销龙海市,设立龙海区。

  行政区划

  (一)龙溪县

  1949年9月,废除乡镇保甲。11月上旬设区、村,全县9个区公所,共辖264村。

  1950年,实行以区辖乡,设9区101乡。当年11月,农村增设第八区(驻浦南)、第九区(驻琪塘)。

  1951年4月4日,三区增设水上乡。6月,割龙溪县城关2个区设漳州市(今芗城区)。

  1952年,划五区的北斗、高坑,六区的玄坛宫,八区的古塘、桥头、书厅,设立第十区(驻古塘)。至此龙溪县辖10区92乡3镇7街。一区 古县、颜厝、蔡坑、半林、上洋、洪塘、长边、宅前、林前、路边、马州,共11乡。

  1955年将一区至十区依序改名为:古县区、平宁区、石码区、城内区、天宝区、东屿区、埔尾区、浦南区、新塘区、古塘区。同年12月将10个区并为古县、平宁、石码、城内、石亭、东屿、埔尾7个区,共辖101乡(镇)。

  1956年3月将城内区并入平宁区,石码区改为石码镇(区级镇);将101个乡镇并为44个乡镇。

  1957年,在原5个区的基础上,2月从南靖县接管程溪区;7月将东屿区改为东山区。全县共辖6个区、53个乡、1个镇。

  1958年4月撤区并乡,设石码1个镇,新厝、新塘、古县、崇福、榜山、城内、洪坑、天宝、林内、石亭、埔尾、浦林、郭坑、古塘、后坂、蔡坑、东美、鸿渐、石美、角美、程溪、下叶、官园23乡。

  同年9月,撤销乡的建制,实行*、经济合一的人民公社,设先锋、胜利、红旗、海鹰、星火、卫星、火箭、程峰8个公社(辖122个耕作管理区),1个镇。

  1959年3月,调整公社并冠以当地名称;改耕作管理区为生产大队。7月,从天宝公社划出部分地域增设浦南公社。生产大队于4月、9月各调整一次,年底辖9个公社116个生产大队和1个镇。

  (二)海澄县

  1949年9月废除乡镇保甲。11月上旬设区、村。全县4个区公所,共辖173个村。

  1950年实行以区辖乡镇,设4区74乡镇:一区(城关)辖32乡镇;二区(浮宫)辖14个乡镇;三区(港尾)辖17乡;四区(海沧)辖11乡。10月,增设第五区(白水)。

  1952年7月5日,增设第六区(黄坑)。至此,海澄县辖6区3镇81乡。

  1955年,将一区至六区依序改名为:城关区、浮宫区、港尾区、海沧区、白水区、黄坑区。8月将黄坑区返并港尾区,辖区由6个减为5个。

  1956年7月,将城关、浮宫、白水三个区合并为城关区,各区乡镇也进行合并,全县共辖3区2镇40乡。

  1958年4月撤区并乡,设城关1个镇,珠浦、莲花、高坑、东泗、白水、东园、厚境、浮宫、美山、港尾、店地、沙沄、岛美、黄坑、新厝、浯屿、海沧、新垵。共1镇18乡。

  同年9月,撤销乡的建制,设黎明、卫星、火箭、红旗4个公社,辖61个耕作管理区。

  1959年2月,黎明公社改称莲花公社,卫星公社改称浮宫公社,火箭、红旗2个公社合并,改称港尾公社。年底改61个耕作管理区为88个生产大队。

  (三)龙海县及龙海市

  1960年1月,辖颜厝、九湖、榜山、紫泥、天宝、浦南、步文、角美、程溪、莲花、浮宫、港尾12个公社和石码镇。2月,莲花公社划出虎渡村以南的生产大队建立东泗公社;6月,石码镇改为石码公社。下半年全县辖14个公社、195个生产大队、1881个生产队。

  1961年6月划出天宝、浦南2个公社和九湖公社的上墩、林内、前山3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店上生产大队及后房农场归漳州市;同年,浮宫公社分为浮宫、白水、东园3个公社。全县辖14个公社267个生产大队。

  1962年初,由步文公社析出郭坑墟以北的生产大队设郭坑公社。年底全县辖15个公社282个生产大队。

  1963年7月11日,析石码公社设石码镇,为县辖镇。分别析莲花、白水、角美、郭坑公社设海澄、白水、角美、郭坑镇,为社辖镇。

  1980年,石码公社撤销,并入石码镇。

  1982年,海澄镇由社辖镇改为县辖镇。

  1984年下半年,全县城乡开展政社分开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至九、十月间,全县设石码、海澄、郭坑、角美、白水5个镇,程溪、九湖、步文、颜厝、榜山、紫泥、东泗、东园、浮宫、港尾10个乡。

  1988年1月1日,从港尾乡划出白塘、新厝、红星、关头、镇海、流会、白坑、径内、黄坑、新村10个村委会,设隆教畲族乡;5月13日,浮宫乡、程溪乡改为镇;12月29日,港尾乡改为镇。

  1991年底,全县辖石码、海澄、角美、郭坑、白水、浮宫、港尾、程溪8个镇,九湖、步文、颜厝、榜山、紫泥、东泗、东园、隆教畲族8个乡,共有22个居民委员会,281个村民委员会。还有双第农场、程溪农场、苍坂农场、江东良种繁殖场、林下林场、清泉林场6个县办的农林场。

  2002年4月,按照上级要求,港尾镇石坑村、大径村、店地村、白沙村总面积35.417平方公里,人口9511人,实行“区地合一”,行政管辖划归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人口情况仍由龙海市统计管理。

  2021年辖石码街道1个街道,角美镇、九湖镇、程溪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海澄镇、东园镇、白水镇、浮宫镇、港尾镇11个镇和东泗乡、隆教畲族乡2个乡,全区共239个村民委员会、47个社区居委会。(注:龙海区行政区划内含漳州高新区代管九湖镇、颜厝镇,台投区代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福建省龙海属于哪个市管辖(龙海区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

微信扫码分享